抵御流感来袭,从接种疫苗开始
随着气温逐步下降,北方省份即将进入流感的流行季(10至次年3月)。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可能导致成年人持续高烧,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当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发生、降低重症率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
1、什么是流感?
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在全球引起暴发和流行。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丁(A、B、C、D)四型,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2、流感是怎么传染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更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经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3、流感≠普通感冒
|
流感 |
普通感冒 |
病原体 |
流感病毒 |
鼻病毒、腺病毒等或细菌 |
传染性 |
强 |
弱 |
季节性 |
冬春季高发 |
无明显季节性 |
发热症状 |
多伴高热(39~40℃),可持续3~5天 |
无发热或仅有低热(<38℃),持续1~2天 |
全身症状 |
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疲劳乏力 |
少或无 |
病程 |
1~2周 |
5~7天 |
并发症 |
可引起肺炎等多种并发症 |
罕见发生 |
4、两大招数,教您科学预防流感
第一招: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接种流感疫苗。
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一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建议未接种过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60岁老年人,或前一剂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间隔超过5年的≥65岁老年人,在当年流感季来临前联合接种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第二招: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多通风,
少扎堆,避患者。
咳喷嚏,遮口鼻,
慎触摸,口鼻眼。
有症状,早隔离,
戴口罩,保健康!
5、关于流感疫苗,您需要了解什么?
①去年打过流感疫苗,今年还需要打吗?
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去年接种的流感疫苗可能难以应对今年的流感病毒。
②流感疫苗安全吗?
流感疫苗是安全的。接种流感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等)和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等),通常是轻微的、自限的,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退,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③哪些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ü 医务人员;
ü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ü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ü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ü 孕妇;
ü 6~59 月龄儿童;
ü 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ü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④流感疫苗的接种时机是什么时候?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疫苗的接种,若错过最佳时机,流行季节内接种仍能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