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防控知识】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中学版)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中学版)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中学版),为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提供全面、规范的培训课程纲要。
在培训过程中,鼓励培训者应用参与式教学理念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学员准确领会相关知识,运用参与式教学活动和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员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鼓励结合中学实际自主开发教学活动和工具、教具等。
一、培训课程基本信息
(一)培训课程名称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大纲(中学版)
(二)培训课程目标
通过师资培训,学员能够:
1.系统概述预防艾滋病、全面性教育、青少年生活技能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应用参与式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开设课程、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同伴教育、新媒体宣传等形式,组织、实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3.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不伤害原则”的信念,具备自觉维护个人健康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校师生健康。
(三)培训总学时
24~32学时(培训时间按每天8学时计算,预计3~4天,目前设计为最低学时数),增加学时部分建议结合线上培训方式。
(四)培训对象(建议)
学校分管领导、政教处、学生处和团委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
(五)培训方法
以参与式培训为主,结合专题讲座等传统教学方法。
参与式培训方法包括:主题游戏、情景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案例研究、模拟训练、视频播放等形式,结合专题讲座等传统教学方法开展培训。
(六)考核与评估
主要考核方式包括需求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三种:
1.需求评估:培训前,运用事先准备好的需求培训问卷了解学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培训的需求和希望。
2.过程评估:根据学员在培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参与小组讨论及互动活动情况、作业与练习等教学环节评价。
3.效果评估:培训后,运用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本次培训的评价,并通过前后问卷的对比分析本次培训的短期效果。
(七)培训内容(建议)
第一章 促进青春期健康
第二章 预防艾滋病
第三章 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
第四章 青少年生活技能
第五章 尊重生命 平等关爱
第六章 参与式方法的教学设计与练习
二、培训内容
第一章 促进青春期健康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理解健康新概念,认同青春期健康成长是终身健康的基础,接受青春期变化的多样性现象;具有对待不同性别观念和文化的平常态度。
2.知识目标:正确描述男、女生青春期变化的第二性征;说出男、女生的生殖器官名称;叙述男、女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理解全面性教育的内涵。
3.技能目标:提出青春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并能解答;列表比较男、女生的青春期心理特点;举例说明青春期不健康行为及其危害。妥善应对和处理青少年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引致的身心危害;设计预防性侵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教学活动。
二、培训内容
1. 健康新概念。
2. 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和表现;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发育。
3. 男、女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个例;压力和情绪管理。
4. 亲子交流、社会交往技能,异性健康交往指导。
5. 全面性教育概述。
6. 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做好自我保护;应对和处理不安全性行为的身心损伤。
7. 如何通过正确途径获取科学的青春期知识以及相关服务。
三、推荐课时
5学时
四、培训方法
专题讲座和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健康新概念 |
头脑风暴、专题讲座 |
0.5 |
|
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和表现;青春期生殖系统的发育 |
专题讲座 |
1 |
|
男、女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个例 |
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
1 |
|
全面性教育概述 |
专题讲座 |
1 |
|
性侵害界定、情境识别、预防性侵害,做好自我保护;应对和处理不安全性行为的身心损伤 |
专题讲座、演示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 |
1.5 |
|
学时小计 |
5 |
|
五、培训评估
观察小组讨论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讲座过程提问回答问题情况。
第二章 预防艾滋病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认识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愿意将预防艾滋病教育融合贯穿在日常教学中或开设专题教育;主动了解当地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关爱和平等对待身边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
2.知识目标:解释艾滋病相关概念;说出窗口期的含义;描述艾滋病感染者初期的表现;能够列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名称;学会艾滋病危险行为分级的活动。了解我国艾滋病防治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技能目标:分析辨识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生活行为;能够向学生正确传授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设计表现艾滋病传播速度、识别危险行为、预防措施等教学活动。
二、培训内容
1. 当地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的概况,我国艾滋病防治现状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2. 艾滋病相关概念与基本知识,如AIDS、HIV、患者、感染者、潜伏期、窗口期、普遍防护原则等。
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生活行为的关系,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4. 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5. 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预防措施、获取相关健康服务的途径、艾滋病早检测、早治疗的重要性。
三、推荐课时
6学时
四、培训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本地青少年感染艾滋病概况及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 |
查阅当地公开的资料或请疾控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 |
0.5 |
|
艾滋病相关概念与基本知识 |
专题讲座、播放视频 |
1 |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生活行为的关系 |
卡片接龙游戏、危险行为分级讨论、情景剧等参与式活动和工具 |
2 |
|
艾滋病的危害 |
小组讨论、播放视频 |
1 |
|
艾滋病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措施 |
列表排序及效果分析 |
1.5 |
|
学时小计 |
6 |
|
五、培训评估
思维导图分析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问卷。
第三章 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认识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关注青少年对新奇食物、饮料、药物等的好奇心理和尝试的风险。
2.知识目标:了解常见的物质滥用类型(药物滥用、饮酒、吸烟),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
3.技能目标:完成分析青少年物质滥用的原因的讨论报告;列出预防青少年滥用药物的多条措施;分析可能发生因误用、滥用药物而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场所和情景,进行案例教学活动。
二、培训内容
1. 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和危害。
2. 常见的药物滥用种类和形式。
3. 预防青少年吸烟和饮用酒精类物质。
4. 抵御同伴压力,学会拒绝吸烟、饮酒和药物滥用等不良诱惑。
三、推荐课时
4学时
四、培训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艾滋病与物质滥用的关系 |
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分析 |
0.5 |
|
常见的药物滥用种类和形式 |
专题讲座、播放视频 |
1.5 |
|
预防青少年吸烟和饮用酒精类物质 |
专题讲座、思维导图分析 |
0.5 |
|
抵御同伴压力,学会拒绝吸烟、喝酒、药物滥用等不良诱惑 |
利弊分析、小组讨论、拒绝技能练习等 |
1.5 |
|
学时小计 |
4 |
|
五、培训评估
艾滋病与物质滥用关系的思维导图
第四章 青少年生活技能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认识“识别感染风险 预判行为后果”的青少年生活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对塑造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2.知识目标:解释生活技能的概念;叙述青少年时期需要的生活技能内容;说出与预防艾滋病教育密切相关的生活技能。
3.技能目标:参与生活技能教育的游戏活动,并指出游戏活动的意义;设计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生活技能教学活动,完成三个教学教案。
二、培训内容
1. 生活技能的概念和理论。
2. 生活技能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3. 人际关系和交流沟通、塑造积极价值观、分析风险做选择、坚定表达拒绝、制订生活和人生目标等生活技能内容。
4. 生活技能的实践案例,包括防范网络和社交媒体相关危险。
5. 练习拒绝吸烟、饮酒、及药物滥用的诱惑,预防艾滋病的生活技能。
三、推荐课时
4学时
四、培训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生活技能的概念和理论 |
专题讲座 |
0.5 |
|
生活技能内容 |
专题讲座、活动练习 |
1.5 |
|
生活技能的实践案例 |
案例介绍 |
0.5 |
|
识别感染风险、预判行为后果 |
角色扮演、风险图 |
1.5 |
|
学时小计 |
4 |
|
五、培训评估
设计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生活技能教学活动,完成三个教学教案。
第五章 尊重生命 平等关爱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认识“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和必要性;讨论自然界中生命存在的关系(自然界、人类生存环境、尊重和平等)。
2.知识目标:阐述生命起源、生命在一生中的影响和意义;列举生命教育的内容;解释预防艾滋病中尊重生命和平等关爱的具体体现。
3.技能目标:举例分析生命的脆弱和顽强;指出生命对于自我和他人附加的价值含义;设计尊重自然界生命和人类生命的三个教学活动。
二、培训内容
1. 生命的起源与自然终结。
2. 不伤害原则与健康责任,青少年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3. 人人平等尊重。
三、推荐课时
2学时
四、培训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生命的起源与自然终结 |
头脑风暴、专题讲座 |
1 |
|
不伤害原则与健康责任 人人平等尊重 |
小组讨论 |
1 |
|
学时小计 |
2 |
|
五、效果评估
细化不伤害原则,总结为什么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章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与练习
一、培训目标
1.态度目标:愿意将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健康教育中实践;体会参与式教学方法创设的学习氛围,引导积极思考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2.知识目标:区别传统教学理念和参与式教学理念的差异;说出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需具备的教师素质;写出参与式教学常用的活动和教学工具。
3.技能目标:积极体验参与式教学活动,并思考教学活动与教育内容的关系;设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小组讨论、主题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分析等教案;选择一项教学内容进行模拟教学。
二、教学内容
1. 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2.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学准备。
3. 参与式教学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4. 设计教学活动和模拟练习。
三、推荐课时
5学时
四、培训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
推荐学时分配及培训方法
|
主 题 |
推荐方法 |
学时 |
|
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和方法 |
专题讲座 |
2 |
|
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教学准备 |
小组讨论 |
0.5 |
|
参与式教学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
案例介绍 |
0.5 |
|
设计教学活动和模拟练习 |
分组设计与防艾、性教育有关的教学活动 |
2 |
|
学时小计 |
5 |
|
五、培训评估
分组设计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性教育有关的教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