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科普】别让这种病毒潜伏

日期: 2025-09-22 02:01:29
来源: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打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使人体多系统多器官受到损害,导致机体组织遭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一、梅毒的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约95%的患者通过性接触传播,身体各处黏膜破损传染。

2.母婴传播。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或在分过程中通过产道时发生黏膜损伤传染给新生儿,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妊娠4个月之后,也可造成早产流产或死胎。

3.血液传播。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被污染的非一次性针头等均有感染。

二、梅毒的分期和临床症状

1.一期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约2周~4周后,外生殖器等性接触部位可出现硬下疳,起初为小丘疹,后发展为浅在性溃疡,无明显触痛,有时会合并腹股沟或淋巴结肿大,表面肤无发红发热。以上症状可自行消退。

2.二期梅毒。全身皮肤可出现多形性皮损,包括斑疹、丘疹及脓疱疹等,外阴及肛周可见湿丘疹及扁平湿疣,也会出现瘙痒、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上症状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免疫力下降时症状又会复发,可重复多次。

3.三期梅毒。一期、二期梅毒未经过治疗或治疗不充分会发展到三期梅毒,病程在2年以上。此阶段症状严严重,可表现为骨梅毒、内脏梅毒、眼梅毒、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梅毒血清学检查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4周~10周后,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主要包括RPR、TRUST等;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又称梅毒特异性抗体试验),包括TPPA、ELISA、CLIA、RT等。临床上可选择任何-类血鉺滑学检测方法作为筛查(初筛)试验,但初筛阳性结果需经另一类梅毒血清学检测方复检确证,才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四、梅毒血清固定

梅毒患者经过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和一定时间的随访,非特异性试验滴度维持在1:8或以下,排除再次感染等,即为梅毒血清固定。此情况患者可出现梅毒特异性试验阳性但无传染性。

五、梅毒的治疗

早期梅毒有隐匿性,易被忽视,一旦发生高危性行为,就算身体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要尽快进行检测,尽早治疗。一般经过2个~3个疗程的正规抗梅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我们不仅要知秏道也要做到

1.守好道德底线,拒绝不安全和多性伴性行为。

2.合理安全用血及血制品,不共用牙刷、剃须刀,不轻易穿耳、文身,到正规医院打针、拔牙、手术。

3.发生高危性行为后,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

梅毒可防可治,让我们共同努力,规范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